文丨深圳特區(qū)報評論員 姚龍華
今年以來,智能電視因為“套娃”收費操作復雜的問題數次登上熱搜,引來了廣大網友、明星大V以及官方媒體的吐槽與聲討。
對此,多部門終于出手了!
【資料圖】
8月2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lián)合多部門,召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動員部署會,下大氣力解決“看電視難、看電視煩”的問題。對此,廣大網友紛紛點贊。
其實,天下苦智能電視久矣。
看上去高大上的智能電視,用幾個遙控器才能開機,開機后還得強制觀看廣告;瀏覽節(jié)目時需切換不同遙控器、不同界面、不同平臺,別說老人搞不明白,年輕人有時也會暈;想要暢通無阻看會兒電視,需購齊電視內置會員、視頻網站電影會員、電視劇會員、少兒會員、體育會員,“套娃式收費”讓人防不勝防……不少人感嘆,日常生活愈發(fā)便捷的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怎么看電視越來越難了?
今年2月,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布的《2022年全國消協(xié)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指出,在線會員亂象成為投訴熱點,智能電視平臺“套娃式”收費引發(fā)消費者不滿。 其中,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就是收費主體多元、名目繁多、規(guī)則不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
電視“套娃”收費何以泛濫?
如今,電視行業(yè)競爭激烈,價格戰(zhàn)已成為常態(tài)。電視產品配置越來越透明,但銷量和價格卻一路走低,硬件的利潤空間不斷壓縮。電視廠商們本著“硬件不賺錢,軟件補回來”原則,紛紛開始賣服務、賣會員。同時,擁有互聯(lián)網電視牌照的集成平臺與視頻內容提供商,也都想從電視會員業(yè)務分走一杯羹。于是,五花八門的會員設置與層層嵌套的收費體系便出現了。
但如此一來,智能電視的功能越來越先進,觀眾的體驗卻越來越差勁?!澳贻p人”不愛看電視了,老年人“看不懂”電視了。“套娃”收費同時勸退了年輕人和老年人,但套住了智能電視自己。前不久,江蘇省消保委發(fā)布了《智能電視相關問題消費調查報告》,其中的問卷調查顯示,當消費者遭遇“套娃”收費后,超過六成消費者選擇使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端觀看,還有60.31%的消費者選擇其他渠道觀看,繼續(xù)購買會員的僅占28.3%。
近年來,隨著版權保護意識的加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能夠接受內容付費模式。但用戶愿意為好內容付費,并不意味著電視廠商和內容平臺可以對他們進行“野蠻收割”。否則,用戶的耐心和信任會被消磨,內容付費模式的根基也會動搖,電視行業(yè)沒有未來。
哲學中有個“奧卡姆剃刀”原理,倡導“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電視“套娃”收費是“玩花活”,少了一些真誠,多了一些套路。治理電視“套娃”收費,須亮出“奧卡姆剃刀”,把其中的套路統(tǒng)統(tǒng)砍掉。 比如,全部互聯(lián)網電視終端要簡化收費會員包,明示收費內容范圍;平臺方的內容資源不宜按垂類切分太細,應盡可能減少用戶的付費次數;避免采用按播放載體收費的模式,允許用戶同一賬號的跨平臺收看行為。
總之, 電視廠商和內容平臺不能短視,而要敢于向自己開刀,切實解決用戶“看電視難、看電視煩”的問題,從而真正留住用戶、留住未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