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時空 作者 杜冰冰
中國國家博物館“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
作為一位觀眾,筆者在參觀展覽的時候往往會問自己一個問題,藝術創(chuàng)作是什么?是表達人的生存情感,或是用技法和能量創(chuàng)造出一個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如元初的文人畫。
(相關資料圖)
今天,帶著這個視角,我們打開國家博物館正在展出的“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的“元氣淋漓”單元,單元以171件作品集中呈現元代繪畫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我們單來欣賞元代畫壇領袖其二的趙孟頫和錢選。
一段歷史時代的藝術作品往往表達這個時代的精神底色,元初的執(zhí)政者們?yōu)榱遂柟陶?,取消了兩宋的畫院制度,甚至就連科舉制度亦被廢除。在這樣的背景下,元代的文人不得不淡泊自守,以丹青明志。
這便是文人畫,其最大的特征便是書畫同一性表現,把書法表現應用到繪畫中來,甚至最終達到詩書畫印合一的狀態(tài),借元四家之一吳鎮(zhèn)之口,文人畫即“詞酣之余,一時之興而做?!?/strong>
元·吳鎮(zhèn)《漁父圖》
趙孟頫:書畫同源的典范
趙孟頫,在書法繪畫以及文學等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加上出身皇室和學問修養(yǎng),在元代對其他文人和畫家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唐有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書法自成體式,元有趙體,同時他又是元代具有領袖意義的重要畫家,在繪畫上的貢獻不亞于書法,把書法和繪畫非常緊密有機的結合起來。自此,文人畫興起,構成了整個元代繪畫史最核心的特征,蔚為大觀。
元·趙孟頫《洛神賦并序》
在趙孟頫的一件繪畫作品《秀石疏林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將書法的精神和繪畫的元素從骨子里做的一個高度融合,從這樣的融合中,可窺見書畫同源的一斑。
元·趙孟頫《秀石疏林圖》
《秀石疏林圖》畫面依舊是院體繪畫的嚴謹細密,畫面中最有亮點的內容當屬石頭、毛竹和樹木皆用書法的線條來寫就,毛竹用隸書的方法來畫;石頭線條大量飛白,飛白在運筆過程以速度和墨干濕來控制它產生的效果,多見草書;樹木線條多鈍性、渾圓、內斂,很有立體感,為篆籀書。
趙孟頫題跋
較為畫龍點睛的,還有其中趙孟頫畫上的題跋“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與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畫家題詩與畫中內容相輔相成,所以可知在畫家心中“方知書畫本來同”的核心不是形式,而是中國書畫線條表達的藝術語言趣味上,和諧統(tǒng)一,生機勃勃,這幅作品是書畫同源的典范。
元·趙孟頫《蘭竹石圖》圖源:上海博物館
《蘭竹石圖》亦是書畫同源的一致性趣味,蘭花飄逸的線條和石頭節(jié)奏起伏的線條有機融合,竹子隨風而動。
作為一位時代大師,趙孟頫在書畫的造詣非常渾厚,風格技法表現多元,其核心是繼承了前代(唐五代到北宋南宋)特征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對前代繪畫的語言和表現特征(比如構圖上)有非常好的接受和再表達的能力,我們再看其早年筆下的花鳥畫杰作《幽篁戴勝圖》。
元·趙孟頫《幽篁戴勝圖》
戴勝鳥我們今天還可以看到,冠上有很長的羽毛,但是自古以來戴勝鳥題材的畫作非常少見。《幽篁戴勝圖》畫心中間的鳥很可愛,畫中有細致的線條和明顯的起伏,隨后一條竹枝以斜插的角度進入畫面,戴勝鳥棲息于上,非常古雅,黃金分割法的構圖。
戴勝鳥
戴勝鳥局部用絲毛法,表現鳥兒豐富的層次和色澤,放大看一根根羽毛都非常清晰,動態(tài)十足。這就是趙孟頫寫實工筆的呈現方法,其實我們今天按照這種角度來拍照也甚是好看。
元·趙孟頫《幽篁戴勝圖》(局部)乾隆行書題字足真態(tài)
元人倪瓚、明人胡儼跋文
卷后有倪瓚和明人胡儼二位跋文,畫卷上鑒藏印三十余方。
元·趙孟頫《浴馬圖》(點擊查看大圖)
趙孟頫晚年還有色彩濃烈如《浴馬圖》的畫作,也是寫實工筆,畫風嫻熟老辣,三段式畫法,分別入池、洗浴、出池三段,前后呼應,人物穿著唐代衣冠,馬匹神采飛揚,構圖簡練,層次分明,是現今所見趙孟頫人物鞍馬題材畫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趙孟頫過去積累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厚積薄發(fā)的創(chuàng)新之作,與許多同元代的文人畫家們同頻共振。
錢選:傳承出新的大家
與趙孟頫往來密切且實力旗鼓相當的同時代畫家還有一位名為錢選,人品和畫品皆稱譽當時,山水師趙令穰、人物師李公鱗、花鳥師趙昌、青綠山水師趙伯駒,南宋以降,隱居不仕,其代表性作品分為兩類,分別為山水和花鳥,這兩種繪畫的成就在我們今天看來不亞于趙孟頫。
元·錢選《浮玉山居圖》圖源:上海博物館
在《浮玉山居圖》中就可以看出錢選對宋代傳統(tǒng)的繼承,畫中描繪其家鄉(xiāng)霅川浮玉山的景色,畫中一湖繞山,丘壑綿密,形成一個幽絕的空間,似乎是畫家心中遺世獨立的隱居空間。
宋·趙伯駒《江山秋色圖》
宋·燕肅《春山圖》(局部)
畫中對山石的皴和山石構型、結構表達、線條的表達與宋代畫院山水有相似共性,設色方面把青綠山水應用進來,青綠山水和水墨有機結合,內斂、溫和、雅致,開淺絳山水的先河。畫面亦融入了畫家自己的思考——拋開畫中的鑒藏印和題跋后我們再看,其中心留下了大量的空白,構圖的地方留白表達一筆不多,這樣的畫面在宋代完全不多見,在元代成為時代標桿。
元·錢選《梨花圖》圖源:大都會博物館
可以說錢選是傳承出新的大家,其作品《梨花圖》從本體角度來看,同宋人折枝花卉的畫法一脈相承。
宋·趙佶《五色鸚鵡圖》圖源: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宋·趙佶《梅花繡眼圖》
一枝下來表現凝練,刪繁就簡,構圖上雅致、簡便,技法上花的本體上用非常細的線條勾勒,對比明顯,可以看作畫人非常注重花瓣、花朵之間的呼應,抒情性極強,給人一種寧靜雅致的文人趣味。
元·錢選《梨花圖》(局部)
上有錢選小楷題詩:“寂寞闌干淚滿枝,洗妝猶帶舊風姿。閉門夜雨空愁思,不似金波欲暗時”,款識為“霅溪翁錢選舜舉”,鈐印“舜舉印章”白文長方印、“錢選之印”白文印、“霅溪翁錢選舜舉”白紋方印。
錢選雅致的花卉創(chuàng)作方法和風格對后世的影響深遠,如我們熟悉的常州人惲壽平《折枝桃花圖》扇面、鄒一桂《百花圖卷》等等,明清花卉往往以此為典范進行學識、傳承。
清·惲壽平《折指桃花圖》扇面 圖源:國博官網
宋代是山水畫鼎盛發(fā)展的階段,幾近“諸法皆備”: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都已發(fā)展成熟。南宋以降,元代繪畫中,文人畫占據畫壇主流,畫家們在傳承的基礎上融入了更多關于自然和生命的哲思。
作為元代畫壇領袖的趙孟頫和錢選二人創(chuàng)作亦主要沿襲北宋時期的風格樣式,但跳出宋畫大山堂堂的框架,除能看到元人的官方趣味之外,今日嗅起,亦有思想之余馨,這只是盛世修典展覽中的一斑。
觀展攻略
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由浙江大學、浙江省文物局編纂出版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于 2005 年立項,是一項規(guī)模浩大、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共收錄海內外 263 家文博機構的紙、絹(含帛、綾)、麻等材質的中國繪畫藏品 12405 件(套),涵蓋了絕大部分傳世的“國寶”級繪畫珍品。包括《先秦漢唐畫全集》《宋畫全集》《元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共計 60 卷 226 冊。這是迄今為止同類出版物中精品佳作收錄最全、出版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繪畫圖像文獻。
國博“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包含“薪火相傳 代代守護”“千古丹青 寰宇共寶”和“創(chuàng)新轉化 無界之境”三大板塊,以圖像、文字、視頻、新媒體等多元展示手法,呈現“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所反映的中國古代繪畫的宏富成就。在三大板塊集中亮相的 1700 余件歷代繪畫精品的出版打樣稿檔案,是國內藏品與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繪畫“國寶”的一次集合匯聚,更是中國美術發(fā)展歷程的生動寫照。
展期:2022/9/29—2023/10/8(當日可參觀)
展廳:中國國家博物館 南 6—南 9 展廳、序廳、南三層平臺,及走廊公共區(qū)域
此外,“盛世修典”也在寧波美術館(展期至 10 月 7 日)、上海市松江區(qū)云間會堂文化藝術中心(展期至 10 月 8 日)同時開展。
圖片 | 杜冰冰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子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